匠心加仁心,坚持科研为救人——记2023年“河池工匠”关开华

“我们的工作就是从‘死神’手里救人,从‘鬼门关’里抢人。”关开华说。

关开华是主任医师,是河池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。从医26年来,他一直从事临床麻醉、疼痛诊疗、危重症医疗等工作。正是由于他工作的特殊性,他的每次手术都是一次生命的博弈。

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,一对夫妻火急火燎地跑进了医院,“医生,快、快、快,我家孩子被卡住喉咙了!”送到关开华面前时,这对夫妻已经带着自己一岁的孩子跑了几个地方,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将异物取出。由于异物堵住了气管,造成严重的缺氧,孩子的面色和嘴唇已经发黑。

一岁的婴儿,气管只有一根吸管般粗细。要在如此狭小的地方将异物取出,难度极大。更难的是,在手术取出异物的过程中,会将气管完全堵住,大脑将处于完全缺氧的状态。缺氧时间过长,则会导致脑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。另一方面,如果不及时取出异物,孩子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可能。

燃眉之时,关开华和耳鼻喉科专家组果断拿出抢救方案:在保证供氧的情况下,麻醉和手术共用气道,每次手术操作取异物的时间必须控制在15至18秒,如果无法取出则马上停止手术,插入导气管进行给氧,不能让孩子的大脑因缺氧造成损伤。

确定方案后,手术立即开始。第一次,没有成功;第二次,依然没有成功;第三次,终于将半粒花生异物取出,很快,孩子的面色恢复了红润。孩子成功获救,并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。

从事麻醉和危重症医学工作的医生所面对的病人,生与死就在一瞬之间。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,做出准确的判断,拿出科学的方案,并实施最精细的手术,才能将患者抢救回来。关开华就是这样做的。

有一次,他跟同事凌晨两点接到紧急电话,立即赶往乡镇卫生院抢救一名确诊胎盘早剥的危重孕产妇。到达卫生院推开手术室大门,情况让他们大吃一惊,产妇手术已在进行中,鲜血已经完全染红了手术床周边,血压、心率、体温都低,当所有人都觉得无力回天时,关开华却坚信一定能抢救回来。经过与产科急救小组会诊,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方案,多学科成立危重孕产妇急救小组,开放绿色通道,开通中心静脉通路、抽血化验、配血,加压输血、输液,调整内环境稳定,手术继续进行。

经过整整5个小时的努力,患者全身出血量达到了9000多毫升,按照当时患者的体重来算,已经达到了全身换2遍血。最终,手术成功了,天也亮了,这名35岁的患者经过7天的术后治疗,顺利出院,日常生活完全如常。这样的患者能在乡镇卫生院抢救成功,简直就是奇迹。

从医26年,关开华一年365天,手机随时24小时待命,一有需要就跑回医院加班,最长的一次手术从早上8点到凌晨2点,他从“死神”手里抢下来的病人不下70人。

比起危重症医学,关开华在临床麻醉和疼痛诊疗上的造诣更深。他是河池市麻醉科、疼痛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,是河池市“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”人才小高地的负责人。

“手术有大小,麻醉无大小。”每次对病人用药,关开华都会坚持精准麻醉,靶向给药。每次给药的剂量,关开华甚至要精准到一微克,而病人术后醒来的时间,他也可以控制到具体哪一分钟。

“别小看这一微克的量,如果多一微克,对危重手术患者造成的危险可能会成倍地放大。”关开华说,精准的用药,可以让患者醒得快、恢复好、出院早。

心心在一艺,其艺必精;心心在一职,其职必举。大医精诚是医者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。从医以来,关开华不仅注重临床实践,更注重科研。从医之初,医院里太多的生离死别,让他痛彻心扉。他也深感自己要学的知识太多。工作7年后,他便开始深入科研,多年的坚持,获得了诸多成果。他入选为国家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,获得广西“十百千”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等荣誉称号;以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科研项目共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、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一项,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、三等奖两项。

守工匠精神,存医者仁心。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“艺术品”,医生就是修复生命的“工匠”。一名好医生,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。二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,关开华始终将科研与临床工作相结合,对工作细节精雕细琢,全情投入于济人济世的医学事业中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关开华的科研成果和经验都已运用于临床实践中,极大地提高了本地区危重病产妇的抢救成功率。从专业技术人才而言,只要具有“择一事终一生”的执着专注、“干一行钻一行”的精益求精、“偏毫厘不敢安”的一丝不苟、“千万锤成一器”的卓越追求,就能以勤学长知识、以苦练精技术、以创新求突破,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。(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 龙 隆 通讯员 陈晗)


分享 :